原引:北極星電力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新網    2016/4/29 9:13:40

  北極星核電網訊:4月26日是前蘇聯位于烏克蘭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核災難30周年,正在全球都在反思核能安全性的同時,就在同一天,中國又爆出一個大新聞:海上浮動核電站即將開工建設,這種每座造價20-30億元的核電站,我們要建20座。

  據報道,中國首艘海洋核動力平臺即將在中船重工集團旗下渤船重工進行總裝建造,而中船重工未來將批量建造近20座海洋核動力平臺。實現批量建造后,每年將形成上百億的核動力裝備制造產值。

  海上核電站的好處當然有很多??蔀楹Q笫烷_采和偏遠島嶼提供安全、有效的能源供給,也可用于大功率船舶和海水淡化領域。僅就海上石油鉆采方面的需求而言,未來國內市場規模就超過1000億元。

  中船重工科技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中船重工的海洋核動力平臺示范工程建設投資約為30億元。

  滿足渤海油田的能源需求,將先后批量建設近20座海洋核動力平臺。實現批量建設后,預計每座海洋核動力平臺的投資約為20億元。

  把核電站放到海上,其實并不是一個新想法。早在上世紀50年代,船舶核動力及一系列實驗性反應堆發電的成功,使得基于船舶平臺的小型核電裝置進入人類設想。

  1963年,美國馬丁?馬麗艾塔公司為美國軍方設計了MH-1A核電裝置,為缺電的巴拿馬運河區供電,放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的“自由號”輪船上。MH-1A從1968年工作到1975年,后來由于運行費用過高及軍隊反應堆計劃的終止而退役。

  1972年,美國佛羅里達州在核電廠選址時遭遇難題,美國西屋電氣公司設想了一種放置在大型駁船上,可由拖船拖曳的“離岸”核電廠方案,這種浮動式核電站可以起航沿著美國東部大西洋沿岸地區漂浮,且可以很方便地向沿岸城鎮輸送電力。

  但由于國家能源政策的變化,美國中止了在該領域的探索。

  海上民用浮動核電站的設想,最終由俄羅斯人付諸實踐。2001年,為了解決北方白海沿岸地區居民的用電問題,俄羅斯推出建設浮動核電站的方案。2006年夏,俄原子能集團和北方機械制造廠簽署了建設“羅蒙諾索夫院士號”的協議。

  去年6月,承載核反應堆的大型駁船正式下水。負責發電的是兩座KLT-40S型反應堆,年發電量將達到70兆瓦,屬于小型核電站,可以保證百萬人口城市的供電需求。

  作為世界上第一座海上浮動核電站,“羅曼諾索夫號”計劃將于2016年交付、2018年投入使用。

  “羅蒙諾索夫號”能提供70兆瓦的電力以及300兆瓦的熱力供應,保障一個人口達20萬的城市電力及熱水供應。此外,通過重新設置,“羅蒙諾索夫號”還能變成海水淡化處理廠,每天生產24萬立方米的淡水。

  根據規劃,俄羅斯還計劃在近10年內建設20座浮動核電站,部署在靠近北冰洋的地區和遠東地區這種的反應堆,為大型工業項目、港口城市、海上油氣鉆探平臺提供能源。

  和陸上核電站相比,海上核電站不僅使用方便,而且造價低廉?!案雍穗娬尽豹q如一個巨大的、游動的蓄電池。按照設計規劃,當地面需要電力時,浮動核電站可以??吭诖a頭,與陸上的高壓電網連接,實現電力傳輸。

  據俄羅斯的分析,浮動核電站的造價約1.2億至1.8億美元,僅為在陸地建設核電站費用的1/10。

  但是,就是這種核電站,被國際組織稱為“浮動的切爾諾貝利”。反應最大的是一些環保組織。

  反對意見稱,漂浮在水面的核電站是超級危險的核污染源。一旦核電站與輪船相撞或承載核反應堆的駁船發生事故,其后果都將是全球性的,全球生態系統將遭到災難性的打擊。

  如果巨大的海上風暴將與陸地連接著的正在運行的核電站切斷而破壞了正在運行的核反應堆,這就有可能再次出現同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一樣的慘案。

  如果海上核電站出現了事故,最糟糕的情況就是一個高溫的核心就會熔化底層穿透駁船落入海水之中,造成一個放射性蒸汽大爆發,而這樣一個放射性云團所造成的傷害要遠遠超過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泄漏所帶來的傷害,因為人體吸收放射性的水蒸氣要比吸收放射性的灰塵輕易的多。
  更令人擔心的是,孤零零漂浮在水面的核設施極易成為恐怖分子的襲擊目標。若要保證其安全,需要配備防空和防水下破壞的安保設施。但并不是所有的潛在買家都愿意支付配套安全設施高昂的成本,況且一旦發生核泄漏事故,使用者將成為全體地球人的眾矢之的。

  2011年,當俄羅斯的浮動核電站開建的時候,國內媒體就以《俄羅斯頂著壓力建海上核電站 安全性遭各方質疑》為題進行報道:日本福島核電站泄漏事故給國際核能產業敲響了警鐘。很多國家開始反思核電站存在的巨大風險。然而,俄羅斯卻不畏阻力,仍然繼續發展全球第一座海上浮動核電站。

  俄羅斯瞄著的是一本萬利,國際環保組織擔心的卻是浮動核電站可能給地球帶來的毀滅性災難。

  對于環保組織的質疑,俄羅斯的回應是,這種海上反應堆是用冷戰時期潛艦與核子破冰船技術制造的,所有可能發生的緊急狀況都已測試過。安全測試早在前蘇聯時代就已開始。

  俄羅斯原子能集團公司的高層負責人則表示,俄羅斯擁有制造核潛艇和核能破冰船的豐富經驗,完全能夠保證浮動核電站的安全,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沉沒事件就是一個好的例證。在事故發生的最初幾秒鐘內,潛艇的核反應堆自動關閉,沒有造成核燃料的爆炸和泄漏。

  原子能集團公司稱,浮動核電站使用的是KLT-40S型反應堆,這是一種高效、穩定和技術成熟的反應堆,40年來一直穩定地為核能破冰船提供動力,俄羅斯另有3艘核潛艇也都采用了此種反應堆。核電站的可靠性一點兒都不遜色于AK-47步槍。

  不過對于俄羅斯的解釋,輿論的態度仍然謹慎,認為俄羅斯先在國內市場證明浮動核電站的可靠性是他們贏得全球市場的第一步,但這樣的商海試水一旦失敗,需要埋單的卻是全人類。

  中國的海上核電站,是“自主研發、自主設計”的。2015年12月31日,國家發改委復函同意ACPR50S海洋核動力平臺納入能源科技創新“十三五”規劃。ACPR50S系列是由中廣核自主研發、自主設計的海上小型堆技術,單堆熱功率200MW,可為海上油氣田開采、海島開發等領域的供電、供熱和海水淡化提供電力。

  在目前的設計上,可以說是可以避免發生日本福島核電站類似的事故。福島主要是地震后海嘯引起全廠斷電,機組冷卻系統失效而導致的事故。

  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澎湃新聞的采訪時就表示,離岸小型模塊化浮動堆的安全性優于目前在運的陸基核電站。

  浮動堆處于遠離陸地的海上,不易受地震和海嘯影響,即便發生地震,震源的地震波也不會被海水傳遞。而且海洋本身也可以作為一個應急的散熱器,在極端事故情況下,浮動堆可將海水引入船體內,阻止堆芯熔化進程,保證反應堆安全。

  由于浮動平臺體積小,它們可被牽引到專門的場所進行集中維護和處理。

  看了這些保證,我們怎么還是覺得不放心。雖然環保組織的擔心,我們是永遠滿足不了的,但是他們所提出的問題,卻是不得不被重視的。正如一位美國專家所說,“或許,這是一項偉大的工程,但是我希望他們能夠盡一切努力來確保它的安全?!?/span>

  在1月2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的《中國的核應急》白皮書發布會上,面對外國記者提出的“中國建設和部署海上核電站的考量”問題,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主任、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局長、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許達哲回答稱:

  “海上浮動電站的問題,我們正在規劃當中,必須經過嚴格的、科學的論證。中國也是致力于要建設海洋強國,所以海洋資源一定要充分的挖掘利用,這時候如何利用好核能是我們探討、研究、規劃、發展的內容?!?/span>

  許達哲稱,中國首先是堅持和平利用核能,是堅持安全為前提的條件下發展核能,中國的核安全觀已經明確地闡述了這一點?!霸谖覀冎苓叺暮S蜷_發海洋資源,造福人類,這絕對是應有的選項?!?/span>

  原標題:斥資數百億建海上核電站,是否考慮全部風險?



  網站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本網站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本網站負責人聯系。
  • 1
  • 2
  • 3
  • 4
  • 日韩中文字幕综合第三页,贝乐虎视频在线,Ckplayer国产在线,全国最大色五月,国产亚洲第一,老司机高清午夜福利视频,欧美你懂的网站,